背景依據
根據《農業農村部 財政部關于做好2022年農業生產發展等項目實施工作的通知》(農計財發〔2022〕13號)和《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22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的通知》(農辦科〔2022〕12號)及《遼寧省2022年度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實施方案》(遼農辦社發〔2022〕409號)要求,為加快推進我市農業綠色低碳發展、提升耕地質量、改善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促進農作物秸稈(以下簡稱“秸稈”)資源高效循環利用,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目標任務
2022年度,全市推進建設秸稈利用,秸稈綜合利用率穩定在92%以上。通過深入開展秸稈綜合利用,以重點鄉建設為引領,提高秸稈綜合利用水平,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有效改善,秸稈直接還田和過腹還田水平顯著提升,秸稈收儲運體系不斷健全,秸稈綜合利用市場主體進一步壯大,市場運行機制不斷完善,形成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縣域秸稈綜合利用模式和長效機制,建立完善的秸稈資源臺賬,建立健全監測評價體系。秸稈產業化利用結構更加優化,秸稈飼用轉化和清潔能源利用規模不斷擴大,秸稈基料化、原料化利用途徑不斷拓寬。
建設任務及資金使用(總計500萬元)
1.推進秸稈飼料化利用(235萬元)。以牛羊標準化小區、奶牛生產基地、規?;曫B場為重點,大力實施秸稈飼料化利用,積極推動秸稈過腹還田。加快秸稈膨化、顆粒飼料和直接粉碎飼喂技術,促進秸稈飼料轉化增值,提升秸稈在種養循環中的紐帶作用,壯大秸稈養畜產業,運用中央補貼資金235萬元。
補償環節:一是支持新建秸稈膨化飼料加工基地。按照優先扶持村級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兼顧扶持秸稈飼料加工企業和養殖規模場戶生產加工利用秸稈膨化飼料,發展養殖業,壯大村集體經濟,打造秸稈膨化飼料生產加工利用區域亮點,其中對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組織購買秸稈膨化飼料加工設備實施政府統一采購,運用中央補貼資金120萬元。二是秸稈飼料化生產加工利用和養殖利用秸稈補貼。秸稈利用量100噸以上,養殖規模要達到50頭?;?00只羊以上。補貼標準為40元/噸,計劃利用秸稈量2.8萬噸以上,補貼資金115萬元。
建設任務:
(1) 建設6個膨化飼料加工示范點。
補貼標準:補貼金額最高不超過20萬元/臺。
補貼金額:120萬元。
補貼對象: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
(2) 秸稈飼料化生產加工和養殖利用秸稈。
補貼環節:推廣秸稈離田粉碎膨化技術,加工牲畜飼料,實現過腹還田,年消耗秸稈量在2.8萬噸以上。秸稈利用量100噸以上,養殖規模要達到50頭?;?00只羊以上。
補貼標準:40元/噸。
補貼數量:28750噸。
補貼金額:115萬元。
補貼對象: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養殖合作社、家庭農場、養殖大戶。
2.推進秸稈肥料化利用(75萬元)。在設施農業發達的鄉鎮支持棚菜秸稈利用,推廣應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運用中央補貼資金75萬元。
建設任務:在設施農業推廣應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1000畝(凈面積),運用中央補貼資金75萬元。
補償環節:推廣設施蔬菜實施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每畝消耗秸稈量1500公斤-2000公斤,補貼600元;使用菌種菌劑6-8公斤,補貼150元。
補貼標準:750元/畝。
補貼面積:1000畝。
補貼金額:75萬元。
補貼方式:對于使用的秸稈、菌種菌劑費用進行補貼
補貼對象: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種植大戶。
3.支持秸稈燃料化利用(110萬元)。結合農村環境治理,積極推廣秸稈固化成型燃料和高效低排戶用秸稈爐具。鼓勵縣鄉(鎮)機關、醫院、學校、鄉村社區以及企事業單位將燃煤鍋爐改造為秸稈打捆直燃集中式供熱、成型燃料+生物質鍋爐供熱、成型燃料+清潔爐具分散式供暖等模式。運用中央補貼資金110萬元。
(1)建設任務:重點依托“美麗鄉村”,引領農民強化“低碳”意識,推廣農村戶用生物質清潔能源爐具70套(包括小型秸稈生物質燃料爐灶一體化設備、壁掛式熱水空調及管件)、生物質清潔能源熱風爐50臺。
補償環節:打造清潔能源示范村,采購120(臺套)爐具和熱風爐,由政府統一采購、安裝。
①戶用生物質清潔能源爐具:
補貼標準:2850元/套。
補貼數量:70套。
補貼金額:20萬元。
補貼對象:示范村農戶。
②生物質清潔能源熱風爐:
補貼標準:4000元/臺。
補貼數量:50臺。
補貼金額:20萬元。
補貼對象:示范村農戶。
(2)建設任務:鼓勵鄉(鎮)機關、醫院、學校、鄉村社區以及企事業單位使用秸稈規模加工企業、合作社利用玉米、高粱等農作物秸稈,生產加工成型生物質燃料供暖。
補貼環節:采取以獎代補形式補貼鄉(鎮)機關、醫院、學校、鄉村社區以及企事業單位使用秸稈成型生物質燃料。
補貼標準:100元/噸。
補貼數量:7000噸。
補貼金額:70萬元。
補貼方式:銷售憑證。
補貼對象:鄉(鎮)機關、醫院、學校、鄉村社區以及企事業單位。
4.建設展示基地(20萬元)。
建設任務:選擇基礎條件好的村(企業或主體),建設2個秸稈綜合利用展示基地:秸稈飼料化示范基地和秸稈燃料化示范基地,示范展示秸稈利用新技術新成果,推廣應用可操作、能落地的秸稈利用模式?;亟y一豎立“全國秸稈綜合利用展示基地”標牌(見附件2)
秸稈飼料化展示基地。(10萬元)
補償環節:秸稈離田量1000噸以上,推廣使用秸稈膨化飼料技術,膨化飼料加工消耗量2500噸以上。
補貼標準:膨化飼料每噸補貼40元。
補貼金額:10萬元。
補貼對象:村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合作社、家庭農場。
秸稈燃料化展示基地。(10萬元)
補償環節:推廣農村戶用生物質清潔能源爐100戶以上、熱風爐50臺以上,秸稈規模加工企業、合作社利用玉米、高粱等農作物秸稈,生產加工成型生物質的燃料供應農戶使用。
補貼標準:100元/噸。
補貼數量:1000噸。
補貼金額:10萬元。
補貼方式:銷售臺賬及憑證。
補貼對象:示范村農戶。
5.建設秸稈收儲運體系(50萬元)。
繼續完善秸稈收儲運體系建設,鼓勵采取市場化運作的方式,進一步規范儲運場所,配齊秸稈收儲運專業化裝備,逐步形成商品化秸稈收儲和供應能力,實現秸稈收儲運的專業化和市場化,做到制度化管理,促進秸稈后續利用。
建設任務:新建年收儲秸稈5000噸能力的收儲運點4個、年收儲秸稈1000噸能力的收儲運點5個。計劃收儲秸稈2.5萬噸。
補貼環節:按照收儲運體系回收農作物秸稈離田量計補,對于驗收后達到標準的主體。
補貼標準:20元/噸。
補貼金額:50萬元。
補貼對象:秸稈收儲運組織。
6.開展農作物草谷比、秸稈可收集系數監測工作(5萬元)。
對我市主要農作物草谷比、可收集系數進行采集收購、調查測算,為秸稈資源臺賬關鍵系數調查核算提供基礎支撐。
根據《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關于做好2022年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農作物草谷比、秸稈可收集系數、秸稈還田監測工作的通知》,按照農作物草谷比操作規范,在我市重點調查玉米和高粱兩個品種,各選3個鄉鎮5個行政村,每個村選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地塊進行取樣、制樣、測算上報,兩個品種共選20個地塊。計劃在9月末至10月中旬秋收前進行取樣,農村能源辦公室負責全程監督,于2023年4月完成數據上報工作,為秸稈資源臺賬關鍵系數調查核算提供基礎支撐,運用中央資金5萬元。
補貼環節:用于玉米和高粱賠償費用和機械(人工)收割、運輸、儲存、烘干、檢測等費用。
補貼金額:5萬元。
補貼對象:涉農企業或合作社。
7.采購相應社會化服務、宣傳培訓(5萬元)。
向有關社會化服務組織采購相應社會化服務補助,開展相關技術研發、試驗示范等技術支撐服務補助以及宣傳培訓等。
申報方式
實施主體以秸稈綜合利用村集體經濟組織、農事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民為主,由市農業農村局通過組織專家組評審選定,往年已通過評選無違規行為的實施主體不再進行評選,可以直接申報。今年新建設的要在所在鄉鎮申報。各申報主體要在規定的時間內自主申報,提供申報主體依法注冊、備案及實施能力的證明材料,供專家組綜合考評。經專家組考評合格的實施主體可以按要求實施秸稈綜合利用項目。
進度安排
(一)項目準備階段。2022年7月-9月。
北票市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領導小組根據省農業農村廳的要求,積極開展調查摸底,開展項目實施主體遴選工作。論證秸稈綜合利用實施的可行性,科學規劃,有效推進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工作落實。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我市2022年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實施方案。
(二)項目實施階段:2022年10月—2023年4月
農業農村部門審核通過并備案的從事秸稈綜合利用的承擔主體,在2022年10月—2023年4月期限內,根據項目實施方案和項目承擔主體申報材料建設內容進行施工和開展秸稈綜合利用工作,確保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建設按標準如期完成。
(三)項目驗收階段:2023年5月-6月
北票市2022年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建設完工后,為了確保項目建設驗收工作公平、公正、公開,保證項目建設符合標準要求,首先由項目承擔主體進行自我檢查并對相關材料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自檢合格后向市農業農村局提交相關材料申請項目驗收,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領導小組組織專家組對承擔主體進行驗收。
(四)補助資金公示與發放階段:2023年7月
2022年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通過全面驗收后,對所有補助項目、補助對象、補助金額在市政府網站進行為期5天的網上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公示無異議,經市農業農村局審核通過后,由市財政局按照相關規定兌付補助資金,保證項目補助資金落實到位。
(五)項目總結階段:2023年7月
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領導小組認真總結秸稈綜合利用經驗、效果、取得的成績和不足。形成可持續、可復制、可推廣的秸稈綜合利用模式和長效機制,構建秸稈綜合利用模式和產業發展模式。
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明確責任。北票市政府成立項目實施領導小組,市農業農村局和財政局及相關部門要積極配合市里做好相關工作,建立監管責任機制和責任追究機制,形成齊抓共管、上下聯動的工作格局。
1、成立項目實施領導小組。北票市秸稈綜合利用重點縣項目實施領導小組,由北票市人民政府市長為組長,主管副市長為副組長,農業農村局、發展和改革局、財政局、市生態環境局北票分局等相關部門為成員單位。
項目實施領導小組機構名單
組 長: 付宗義 市政府市長
副組長: 李 鼎 市政府副市長
成 員 : 李玉泉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
王學偉 市發展和改革局局長
廖春濤 市財政局局長
劉向民 市生態環境局北票分局局長
項目實施領導小組下設管理辦公室,農業農村局主管局長任辦公室主任,負責項目建設期間的組織協調、監督管理,將項目作為日常重點工作,確保項目按期完成。
2、成立秸稈利用補償機制協調組。
組 長:李 鼎 市政府副市長
副組長:李玉泉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
成 員:李愛民 市財政局副局長
路合坤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孫立軍 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
趙童學 市財政局農財股副股長
趙立杰 市農業農村局農村能源辦公室主任
張立奇 市農業農村局糧改飼辦公室主任
王祥龍 市農業農村局農村能源辦公室副主任
賈文杰 市農業農村局農村能源辦公室職員
秸稈利用補償機制協調組在項目實施領導小組領導下負責協調各鄉鎮各部門工作,協調辦公室設在市農業農村局,負責全市鄉鎮秸稈利用補助資金申報、審核、查驗、審批。
各鄉鎮、各相關部門也要成立相應領導機構,切實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強化部門職能和科學指導,保障秸稈綜合利用工作順利進行。
聯系人:趙立杰,聯系電話:0421-5392351
(已截止)北票市2022年度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項目實施方案(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