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河從北票流過
更新日期:2022-04-26 信息來源:北票融媒     游覽: 次
2014年4月,考古學家馮永謙在章吉營子三官村探訪慕容第一座都城大棘城
如今,大棘城之戰的烽煙早已隨風而去,慕容家族的鐵血傳奇不再有金戈鐵馬的演繹。然而,大御路上,依然可以尋覓乾隆皇帝東巡鑾駕的轍印,只是,不見了行宮的影子,還有楚安寺匾額上的御筆……
沿著凌河走,任金風輕拂,一探窟窿山的神秘。
在《朝陽縣志》中,對窟窿山是這樣描述的:“南臨凌河之濱,水流巖下。其上多天然石洞,大著三五,內藏佛像甚多。再上有小洞十數,則山鴿所居也。其下由東貫西有錦朝鐵路。所造山洞一,已通徹,行人恒取道焉?!?br style="text-align: left; line-height: 35px; text-indent: 2em; font-family: 宋體; font-size: 16px;"/> 據傳,山頂上還曾建有一塔,可惜皆已不存。除了偶爾駛過的列車,空余青山對流水。
大御路舊址
凌水東流去,浪花淘盡,多少英雄事。
大板鎮,因其通達的地理位置而成為歷來兵家必爭之地。曹魏初年,鮮卑慕容部遷居遼西,魏明帝景初二年(238年),首領莫護跋從司馬懿討遼東公孫淵有功,拜率義王,“始建國于棘城之北”。
2007年7月至11月,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大凌河南的金嶺寺村發現了一處魏晉時期建筑址,從發掘出的瓦礫、板瓦、筒瓦、蓮瓣紋瓦當、殘存“令使”字樣的筒瓦以及其所處的地理位置綜合分析,這里應當是當年莫護跋的王府所在“棘城之北”。
金嶺寺魏晉建筑遺址
正是從這里出發,慕容鮮卑在近百年的時間里,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北燕等多個政權,書寫了十六國時期中國北方政治舞臺最輝煌的篇章。
撰稿:張煒東 圖片:張煒東